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开展《测量学 A》课程实习集体备课活动,推动教学改革与山水课堂建设
2025-05-12 发布:[土地科学技术学院]吴涛 49
2025 年 4 月 26 日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奔赴周口店、温泉镇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《测量学 A》课程实习集体备课活动。此次活动深度融合教学改革与学院特色的 “山水课堂” 理念,旨在提升课程质量,为培养实践型高水平人才助力。付宗堂副教授、洪友堂副教授担任此次活动的主讲教师,测量专业教师和助教研究生共同参与,围绕实习教学与课程改革展开深入研讨。
在周口店实习基地,“山水课堂” 的独特魅力尽显。付宗堂副教授以大自然为课堂,现场讲授地形图认识使用、地质罗盘操作及地物地貌识别等基础内容。他结合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,通过实地演示和生动的案例分析,系统梳理了地形图定向定点、典型地物地貌辨别等关键技能的教学要点。教师们身处山水之间,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带来的教学资源,针对如何将传统测绘工具与现代技术结合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这种将课堂延伸至户外的教学模式,正是 “山水课堂” 的生动实践,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,增强对专业的认知。
温泉镇实习环节同样亮点纷呈,由洪友堂副教授主讲。他重点演示航片判读方法、典型地物识别及地形分析技术,借助实地操作,展示了如何利用罗盘实现地形图草测,并分享了在教学中融入遥感技术、增强课程实用性的宝贵经验。参与教师们结合现场环境,就遥感解译、智能识别等新技术在课程中的衔接展开深入交流。在温泉镇的实习,不仅是对技术应用的探索,更是 “山水课堂” 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拓展,让学生接触到多样化的地理场景,拓宽专业视野。
此次集体备课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。一方面,它致力于整合周口店基础实训与温泉镇技术应用模块,构建 “理论 — 实践” 递进式教学体系。在实习中增设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实践项目,打破学科界限,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。另一方面,活动与 “山水课堂” 深度融合,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地理特色开展教学,将自然环境转化为教学优势。通过此次活动,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,强化了教学团队协作,为提升《测量学 A》课程质量、培养实践型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学院 “山水课堂” 的建设提供了新的范例和思路。